全国24个省份应急响应下调至三级,加速复工复产信心比黄金更重要!5月8日,广东和上海宣布,自5月9日零时起,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至此,全国仅剩北京、天津、湖北、河北、西藏为二级响应地区。上海、广东应急响应级别下调,代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发达区域开始将重点继续倾向于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助于全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 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国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4月9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到97.2%,比2月底提高18.9个百分点,而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中国医药工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也整体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目前,超90%医药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在确保全球抗疫物资供应的同时,力争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从2020年医药经济运行情况看,1-2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3359.1亿元,同比下降8.7%,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降幅小9.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34.2亿元,同比下降11.2%,比全国工业平均降幅小27.3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制药行业营业收入1704.4亿元,同比下降9.4%;实现利润224亿元,同比下降17.9%,虽然1-2月医药工业企业经济指标完成不敌往年,但还是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而生物药品制造是医药工业各子行业中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呈正增长的唯一行业,营业收入增长2.2%,利润增长13.8%。 数据显示,原料药市场逆势增长。我国是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有1500多家,2019年产量300余万吨,出口100余万吨。我国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产量占全球60%以上,部分产品达到80%。整体来看,一季度原料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原料药生产已全面恢复。受近期物流运输困难等影响,原料药实际出口量比去年减少了20%左右,但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原料药实现了逆势增长。其中,3月份原料药中维生素品种、抗生素中间体、激素类中间体整体走势上涨,特色原料药价格整体相对稳定。 由于下游药企采购原料药有周期性,一季度原料往往去年年底就已采购完成。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原料药生产商库存有限,药企新一轮的采购即将开始。据悉,素有中国原料药市场风向标之称的API China将于6月9-11日在位于我国医药大省——山东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此次API China作为疫情后制药工业首展,截止目前,来自1700多家医药原料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医药包装、制药设备等生产企业确认参展,9500余名来自化药、中药、生物药、保健品、兽药等领域的研发、质检、生产、采购及企业高管注册参会。参会预登记现已开启,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参会注册,领免费午餐,赢惊喜好礼,获无限商机。 |